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个人养老金元年:从预防储蓄到远见投资|《财经》封面

2023-01-17 20:07:58 67

摘要:封面设计:黎立文 | 《财经》记者 张颖馨 黄慧玲 杨芮 严沁雯编辑 | 袁满“每人每年12000元的额度,最高可以享受税收优惠5400元,如果过了这个月,就还要等上一年⋯⋯”2022年临近收官前的一个月,个人养老金的开启,给国人带来了一次...


封面设计:黎立


文 | 《财经》记者 张颖馨 黄慧玲 杨芮 严沁雯

编辑 | 袁满


“每人每年12000元的额度,最高可以享受税收优惠5400元,如果过了这个月,就还要等上一年⋯⋯”2022年临近收官前的一个月,个人养老金的开启,给国人带来了一次税收普惠。

从顶层制度设计到一系列配套政策密集落地,再到产品上市、账户开立,2022年以超预期的速度被定格为中国个人养老金元年。这既是一场面对未富先老隐忧的制度改革,亦是一次居民资产结构的重置,背后承载着共同富裕、老有所依的民生梦想。

“用时不到1分30秒。”2022年11月25日15时后,在经过短信验证、人脸识别、绑定账户并设置密码等“沉浸式”操作,王梓迅速通过某银行手机App完成了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开立。用他的话说,整个流程很“丝滑”。

当日15时左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地区)的通知》(下称《通知》),包括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青岛等36个城市(地区)入选。其中,福建为全省纳入。

紧随先行城市(地区)名单公布,多家银行迅速全面启动个人养老金服务。这其中,作为入口且具有唯一性的“开户”,更是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15时后,看到工作群内通知可以开户,我第一时间便与客户取得联系。这基本是我们目前手中第一位的工作,都在争分夺秒地推进。”经过前期多次“演练”,建设银行重庆分行某支行客户经理李璇迅速帮助五名客户完成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开立。

顺畅的开户体验和操作,有赖于相关监管政策的加速落地,以及金融机构的充分筹备。2022年4月,作为顶层制度设计的《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下发。此后,相关配套细则陆续发布(见图1):据《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前,由银保监会直接或联合发布的相关文件就达六份,证监会直接或联合发布的达到四份。



其中,仅11月4日当天,相关监管部门就连发四份文件;银保监会更是在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关于印发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的意见征求到发布工作。多名金融业人士指出,如此紧凑的节奏,可见监管希望加速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的决心。

中信证券明明团队测算指出,2035年个人养老金规模或将达到12万亿元。在监管政策加速落地的同时,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亦紧张备战,力图在万亿个人养老金新蓝海中一展所长。

“与之前办理ETC等业务相同,行内也推出了很多激励政策,足以见得对这项工作的重视。”但与单纯的拼抢市场和业务推介不同,李璇在与客户沟通中发现,对于个人养老金,不少客户持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热情很高。

保险、基金公司亦厉兵秣马:目前,首批入围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的保险公司,均已出单;头部基金公司更是在11月28日早晨便齐刷刷地晒出首笔申购单,向外界宣告“开张”。

当下,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正式启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接近监管的金融业人士直言,中国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主要特征既是中国式发展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社会保障建设中国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需要坚持系统观念、联动推进,把更多的劳动者纳入制度体系,以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更可靠的养老保障、对更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多名受访者告诉《财经》记者,伴随个人养老金实质性落地,这将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制度基础。居民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投资,能够实现财富的增值。具体而言,一方面,部分收入可以享受到税优政策;另一方面,部分投资能够分享到中国资本市场在长期发展中的投资收益,这些都能够增加个人的收入。再者,个人养老金还能够弥补个人退休后收入水平的下降。

按照当前政策,参加个人养老金的前提是需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从数据来看,截至2022年一季度,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10.3亿人。另有机构统计指出,六个先行城市或地区覆盖超3.7亿人口。随着试点城市的扩容,后续个人养老金制度亦将惠及更多个体。

金融市场的深层次变化也将随之出现:机构在通过拉长周期帮助居民实现财富增值的同时,将同步达成对居民投资观念的纠偏。将“预防性储蓄”转换为“有远见的投资”,会触发中国居民金融资产新一轮的跨周期调整,这是一项关乎民生的重大国策。

显然,个人养老金的发展还有不短的路要走。“从国内外养老金融发展的历程来看,个人养老金市场从起步到壮大需要较长时间,金融机构要久久为功,平衡好短期与长期、风险与收益、效益与成本的关系,抓好经营管理,切实防范风险。金融监管部门也应密切关注政策的实施效果,充分听取各方意见,适时研究完善监管规定。”上述接近监管的金融业人士表示。


鏖战账户:银行“开卷”


个人养老金的参与流程包括“开户” “缴费”“投资”“领取”(见图2)。由于参与人需在商业银行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且账户具有唯一性,因此具有先发优势的银行,纷纷将个人养老金业务置于行内工作的优先级。



“自今年4月《意见》下发,内部就定期开展宣导工作和系统学习,明确这将是接下来工作的一个重点。”李璇透露,因受疫情影响需居家工作,前期主要是通过微信与客户进行沟通,初步筛选出一批符合开户条件且开通建行手机银行的客户(疫情期间网点暂停营业无法柜面开户)。

一场围绕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角力,悄然上演。为了吸引用户开立资金账户、进行资金缴存,多家银行相继推出大力度激励规则,如送红包(从数十元到数百元不等)、送积分、抽取奖品等。在多个社交渠道,有用户在分享银行“开户薅羊毛大全”的同时,调侃“银行又卷起来了”。

“由于商业银行开立的个人养老资金账户具有唯一性,并且纳入的养老产品具有全生命周期封闭运行、享受税收优惠等特点,各家行都展开了强大的开户营销宣传。”邮储银行副行长徐学明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参加人在银行开立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是第三支柱发展的基石,让其变为有源之水。

按照现行规定,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对缴费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投资收益暂不征税,领取收入实际税负由7.5%降为3%。因此,不少银行将开户的首要目标瞄准享有税优的人群。

据中信证券的研究假设分析,2018年个税改革后,中国个税缴纳群体为6500万,考虑到近些年的工资增长等因素,预计目前缴纳个税的群体为8000万左右。

“接下来将进入个人养老金市场抢夺的关键时期。”自个人养老金制度开闸,便有银行内部人士向《财经》记者强调,预计最晚于2023年一季度,就需完成账户和产品的跑马圈地。目前来看,时间已非常紧张,需尽快攻坚。

多名银行业人士认为,具有强大零售客户基础及在财富管理等领域优势突出的银行,或将在账户争夺战中更胜一筹。

从已披露个人/零售客户数的银行来看,2021年末,六大行中个人客户数排在前四位的包括:农业银行(8.78亿户)、工商银行(7.04亿户)、建设银行(7.26亿户)和邮储银行(6.37亿户);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以1.73亿的零售客户数位列第一。

李璇表示,目前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客户主要是建行体系的存量客户。“大行客户优势明显,存量客户基数大,且有足够的信任度和熟悉度,因此在政策发布第一时间,会重点针对比较熟悉的存量客户开展业务。当然,在服务好存量客户的基础上,肯定要逐步拓面服务新客户。”

“在账户开立上,我们先主攻个人客户,之后会考虑突破机构客户。”有股份制银行财富管理业务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其所在集团内部拥有丰富的机构客户资源,通过向机构客户整体推荐集团的养老金融服务,再由机构客户自上而下地向其内部员工推荐个人养老金服务,进而实现更大范围的客户覆盖。

《财经》记者注意到,受疫情散点多发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同地区、不同银行网点对开户指标的要求、实际开户情况亦有差异。

“每个人到年底前需要完成300户的开户指标,平均每天得开10个左右。考虑到后期红包等激励活动会结束,还是有不小压力。”华东地区某国有大行网点客户经理告诉《财经》记者。

华南地区某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透露,“自11月25日正式开户以来,每天开户数基本保持在4个-5个左右,差不多每月需要完成30个开户指标,肯定是越多越好。”

“开户的人不少,最近我开户的数量基本能保持在每天7个-8个左右,预计到年底开户数能超过100个。”李璇告诉《财经》记者,总体来看,目前开户的人群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享受到税优政策的中产阶级客群;另一类是希望老有所依,提前为自己准备养老资金,未来可以“专款专用”的年轻客群。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部分银行激励活动的结束,近期银行开户数有一定程度下降。“近期开户数有所下降,一方面是因为激励活动慢慢结束,另一方面是随着网点复工复产,在个人养老金业务外,其他线下开展的工作也需有序推进。”截至《财经》记者发稿,某国有大行网点客户经理透露,自11月25日开户以来,其所在网点累计开户已超过300户。

围绕账户而展开的竞争终须保持理性。“银行业应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竞争的环境,不搞无序竞争,积极发挥银行特色优势,一起构建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徐学明强调。

在银行“开卷”之际,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也未停歇,纷纷加快业务推进节奏。

自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正式启航,多家保险机构在当日即相继出单。随后一周内,首批入围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的保险公司均已出单。

其中,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人保寿险均在36个先行城市(地区)全部省级分公司实现了个人养老金产品的落地,泰康人寿、太平养老、国民养老等首批入选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的保险机构,也在政策落地当日出单;太平人寿首单产品亦于12月3日正式出单。

基金公司的办公室彻夜通明。“我们周末都在加班,备战开闸。”有公募基金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自11月18日银保监会火速公布首批可办理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商业银行名单后,备战节奏倏然紧张。

最忙的要数首批纳入名录的基金公司。根据证监会11月18日发布的首批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产品名录,40家基金公司的129只养老目标基金入选。星期一(11月28日)早晨,头部基金公司便齐刷刷地晒出了首笔申购单,向外界宣告“开张”。


投资观望:产品吸引力几何


王梓顺利完成开户后,并未选择立即进行资金缴存。他告诉《财经》记者,“一方面是考虑到账户会封闭运行,在资金流动性上不占优势;另一方面,目前账户中可投资的产品市场上也都有甚至更多,虽然在费率上有一定优惠,但产品收益率没有足够吸引力。”

无独有偶,与王梓持有同样想法的用户不在少数。上述华南地区某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告诉《财经》记者,“开户后实际进行资金缴存的客户占比40%左右,不是很多;而部分缴存了少量资金的客户,并未购买具体产品,选择继续观望。”

在多名行业人士看来,上述情况折射出一个现实,即如何设计出更具吸引力的个人养老金产品,是包括银行、理财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资管机构需面对的重要课题。

按照监管要求,个人养老金可投资、购买的产品主要涉及个人养老储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个人养老金公募基金产品等。

截至《财经》记者发稿前,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家银行已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五个城市正式试点推出特定养老储蓄产品;个人养老金保险和个人养老金公募基金产品方面,相关监管部门均已公布首批产品名录;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则尚未发布具体名单。

就具体产品来看,目前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三类,期限分为5年、10年、15年、20年。根据不同试点地区的情况,产品利率有所不同。以整存整取产品为例,《财经》记者从工商银行多名客户经理处了解到,合肥、青岛五年期产品年利率为3.5%;广州、西安、成都五年期产品年利率则按4%执行。

特定养老储蓄产品被视作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的一个重要抓手。“在个人养老金账户开立前,就有不少客户来询问这个产品。显然,试点银行能够通过养老储蓄产品,抢占开户先机。”有股份制银行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机构和范围后续有望扩大,目前内部已在研究准备养老储蓄产品的相关工作。


特定养老储蓄产品被视作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的一个重要抓手。图/视觉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在特定养老储蓄产品之外,近期包括招商银行、广发银行、北京银行在内的部分银行,已上线针对个人养老金的专属存款产品。总体来看,这些产品虽然从产品利率上不比特定养老储蓄产品更具优势,但在期限(最短三个月,最长五年)、购买区域(个人养老金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中有网点覆盖的地方均可)上给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且在利率上比普通存款更具竞争力(五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年利率达3.3%)。

李璇透露,考虑到近期的市场形势,部分客户在完成个人养老金资金缴存后,更倾向于选择购买风格保守的产品。

个人养老金保险方面,首批落地的产品均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据《财经》记者了解,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具有费用清晰透明、保障范围较广、缴费方式多样、领取方式多样、投资组合可选等特点,目前稳健回报型组合的结算利率约4%-6%,积极进取型组合的结算利率约 5%-6.1%。

一位养老险公司产品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后续通过保险条款、费率审批或备案的产品,均可纳入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产品和机构都会再扩容。

此前的11月21日,银保监会下发《关于促进保险公司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个人养老金可购买的保险产品包括年金保险、两全保险,以及银保监会认定的其他产品,这些产品同时需符合保险期间不短于五年,责任限于生存保险金给付、满期给付、死亡、全残、达到失能或护理状态等要求。

就个人养老金公募基金而言,相较其他个人养老金产品,养老目标基金的风险偏好相对较高。由于入选首批产品名录的基金成立时间较短,《财经》记者根据全市场情况进一步梳理发现,当前养老目标基金呈现“以目标风险产品占优、中低风险占优”的特点,与个人养老金强调的“超长周期”契合度并不高。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16日,目前国内已发行的养老目标基金中,目标日期型基金共88只,规模179亿元;目标风险型基金共108只,规模768亿元。

从回报来看,由于众多养老目标基金成立时间尚短,导致成立以来回报均值均为负收益。2018年成立的产品年化回报均值为7.63%。2019年成立的产品年化回报均值为5.83%。而在2020年后成立的产品年化回报均值下降到1%以内,今年以来成立的产品普遍处于浮亏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日常购买的基金产品,养老目标基金Y份额在费率方面优惠明显。据了解,纳入首批名录的基金设计了专供个人养老金账户购买的Y份额,管理费与托管费全部对折。以“管理费+托管费”总和计算,目前养老目标基金费率最高的档位为1.2%,最低档位为0.4%,平均值为0.82%,费率优惠后Y份额的平均费率为0.41%。

《财经》记者从各家基金公司了解到,目前行业整体销售情况仍较清淡。同时,多数头部基金公司的Y份额累计申购量在千万元级别,目前仅有工银瑞信基金的Y份额累计申购额过亿元。

“业务启动一周后有200多万的自然流入,公司领导还挺满意。”沪上一家中型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他所在的公司尚未启动直销,只能等待代销渠道的营销安排。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目前虽暂未披露具体产品名录,但从2021年开始试点的养老理财产品来看,据中国理财网,截至12月16日,共有50只养老理财产品处于存续状态,包括38只固定收益类产品及12只混合类产品。其中,大部分养老理财产品风险等级为R2级(中低风险),业绩比较基准多在5%-8%之间。

11月21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透露,养老理财规模已达1000亿元。另据某理财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此前已向监管上报养老理财产品,同时正研究符合监管要求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

“现在监管的态度非常审慎,希望各家理财公司发行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兼顾安全性、稳健性、普惠性,因此各家理财公司需要提交关于未来发行产品的名录、规划等,再者就是当前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储备相对不足,不可能迅速放开。”有理财公司高管向《财经》记者表示。

总体而言,上述几类产品各有优势:比起一般储蓄,特定养老储蓄产品有较长的封闭期,在收益上也更具优势;养老保险能够为退休生活提供确定的收入,覆盖刚性支出,可起到保障打底的作用;养老理财采取全面稳健的投资策略,可以起到稳健增强的作用;养老基金则能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帮助客户获取超额收益(见表1)。



“就目前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可投资的产品来看,都具有期限长的特征。这是它们与传统产品最大的差别,也是最大的亮点。这个特征贴近当前客户的投资偏好,也更符合财富管理的本质。”招行财富平台部相关负责人向《财经》记者表示。


增厚收益:长钱长投


虽然个人养老金产品各具优势,但今年以来,市场反复震荡,千余只银行理财产品两度跌破净值,“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更是频被市场提及。在投资者的一片恐慌情绪中,资产配置难度正持续加大。

在此背景下,资管机构能否用实打实的业绩,帮助居民实现个人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直言,普惠是养老第三支柱的重要标志,提高制度的惠及率是第三支柱的重要目标,而提高收益率则是第三支柱发展起来的关键。

“如果个人养老金制度内和制度外的产品,在收益率上没有太大差别,那从长期来看,第三支柱很难发展起来。尤其对2亿多的灵活就业人群来说,他们无法享受税优政策,要想让他们积极参与进来,就需要有吸引力的产品收益率。”郑秉文向《财经》记者表示。

多名金融业人士认为,要增厚个人养老金产品的收益率,核心在于权益投资比例的提升。增加权益投资就是让老百姓的“养老钱”进入资本市场,投入权益市场,享受经济增长和企业成长红利。

从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业绩来看,自2017年至2021年,养老保险基金的年度收益率分别为:5.23%、2.56%、9.03%、10.95%、4.88%。除2018年受股市大幅波动等因素影响收益率较低外,其他年份投资收益率均超过5%。

但事实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并不高。按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业内人士指出,实际投资比例可能更低。

总体来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主要收入构成包括证券差价收入、交易类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利息收入三部分。其中,利息收入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主要收入来源,2017年-2021年利息收入对总收入的贡献分别为72.89%、146.48%、44.96%、34.77%、77.31%。

就第二支柱中企业年金基金的整体收益率而言,2018年-2021年加权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01%、8.29%、10.3%、5.33%。2007年推动移交给基金公司等专业机构管理以来,企业年金基金年平均收益率为7.17%,近十年大多年份收益率均在5%以上,只有三个年份的收益率低于5%。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年金基金中权益类资产组合占比较大。2020年12月人社部印发《关于调整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将年金基金的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从30%升至40%。因此,企业年金基金的收益波动受权益类资产组合表现影响较大。

资管机构应如何帮助居民实现个人养老金的增值?

“参考全国社保基金,自成立以来年均投资收益率较高。能够实现这个收益率的一个重要原因,便在于其可以进行长周期资产配置。而‘长钱长跑’同样是第三支柱的重要特征,其能否复制全国社保基金的高收益率?”郑秉文向《财经》记者表示,面对“长钱长跑”,机构需要思考,设计出的个人养老金产品是否符合长久期资产配置的特征,并能获得与之匹配的投资收益率。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养老第一支柱重要补充的全国社保基金,自成立以来年均投资收益率达到8.30%。

郑秉文进一步指出,要提高产品收益率,一是要坚持市场化原则;二是要充分发挥体制优势,各部门之间实现有效协调与配合,将更多、更好的政策与资源注入第三支柱。

“拉长时间来看,养老投资的收益率不应低于7%。”多家基金公司养老目标基金经理告诉《财经》记者。

招行财富平台部相关负责人认为,在配置策略上,投资的“不可能三角”(即高收益、低风险、高流动性)主要考虑“两角”(高收益和低风险),即基于客户的风险偏好,对应阶梯状收益去配置相应的产品,这方面招行具有明显优势,产品“货架”丰富且拥有不低的市场份额;就产品本身而言,以养老FOF为例,主要通过拉长周期、缓释风险的方式。

“投资需要解决增值的问题,而增值则来源于用户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和投资周期的拉长。对财富管理机构来说,最难的是如何把客户的预期管理好,以及如何把客户的风险识别出来。”上述招行财富平台部相关负责人说。

显然,市场需要更多坚定的“长期主义者”。

“财富管理的底层逻辑是‘坚持长期主义’。”建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于财富管理本身而言,长期主义是一种方法论,要求资产管理机构“风物长宜放眼量”,寻找穿越周期的答案;于投资者而言,长期主义是一种价值观,要培育客户坚信复利的力量;于商业银行而言,长期主义更是一种格局,要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基本理念,在不断创造增量价值的历程中,开启价值增长飞轮。

另一方面,用户亦需理性看待市场波动中的风险与机会。华夏基金养老目标基金经理许利明认为,“为了让长期投资者安心进行长期投资,切实享受复利的好处,投资标的必须力求减少不确定性。但同时,要想取得理想的收益水平却又不想承担波动,那是不可能的。当前已接近熊市尾声,一轮牛熊的周期大概三四年,前一轮牛市的周期开启时间是2019年1月。在这样的估值位置进入市场,是值得珍惜的机会。”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向《财经》记者表示,总体而言,个人养老金有望实现较好的收益保证。以沪深300指数为例,拉长至十年或更长的周期来看,可实现超过7%的年化回报。只不过从短期来看,波动相对较大。对个人养老金而言,因为投资期限较长,所以其实能够避免因短期波动给居民带来的不好感受。

“目前债券市场受到经济预期向好影响产生了一定的波动,但是从长期来看,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和养老金理财产品仍要在个人养老金资产配置中起到获取稳健收益的‘压舱石’作用;股票、偏股类混合基金作为抗通胀的资产,应在长期资产配置中起到抵御通胀、博取超额收益的作用。”江苏银行相关负责人认为。


资产重构:从储蓄到投资


个人养老金正式迈入实质性落地阶段,可以看到,在通过拉长周期帮助居民实现财富增值的同时,亦实现了对居民投资观念的纠偏。

“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的正式落地,可以从制度上帮助客户坚守长期投资的理念,避免短期频繁交易、高买低卖等投资行为,帮助个人养老金投资实现更好的收益回报。”建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

与此同时,居民自主投资亦将逐步转向依靠专业性财富管理机构投资,依托专业力量的重要性再次凸显。

“根据国际领先财富管理机构实践论证,通过专业顾问服务,可以在客户原有收益之外,为客户的投资组合带来3%的增厚收益(α),其中超过50%来自于对客户错误的投资理念和投资行为的纠偏。”上述建行相关部门负责人指出,从本质看,投资是一件高度不确定的事情,是一个投资者专业、认知等全方位的映射。因此建议投资者选择专业机构服务,通过充分沟通形成一套量身定制的资产配置方案,并做好定期再平衡。

而这背后,实则是一场关于居民资产配置的理念嬗变和结构转化。有研究人士指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核心问题在于,建立从现有的储蓄养老向投资养老理念的一个过渡。


个人养老金不仅关系到老年群体,而是涉及到更广泛国人的一次资产结构重置。图/视觉中国


据泽平宏观发布的《中国财富报告2022》,2021年中国居民家庭资产配置中,实物资产占比高达69.3%,其中还是以房子为主,金融资产占比30.7%,但其中现金和存款占比53%,权益型理财产品以及公募基金占比19%。总体而言,金融资产占比仍偏低,相比之下2020年全球、北美、西欧、亚洲(不含日本)的金融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比分别为48%、28%、55%和64%。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居民资产配置逻辑正发生变化。根据央行披露数据,2020年前三季度住户存款增加9.95万亿元,2021年住户存款增加8.49万亿元,而到了今年,前三季度住户存款增加数达13.21万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多增4.72万亿元。

将新增存款进一步拆解,定期和其他存款占据“大头”。央行数据显示,与2021年末对比,今年前三季度住户短期存款增加1.83万亿元,定期和其他存款则增加11.38万亿元,占比超86%。

有资深金融业人士指出,居民存款增加,一方面是今年因为疫情冲击、地缘不确定性等因素,对整体风险偏好都有影响。在资本市场上表现为股权资产收益不理想,在居民消费端,会加剧消费支出减少、储蓄增加。另一方面,存款增加主要来自购房支出减少,背后反映了居民资产配置逻辑的变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10月,商品房销售额10.88万亿元,同比下降26.1%。

“个人养老金账户第三支柱政策的正式落地,将从制度层面推动居民资产配置模式转变,强化由不动产向金融资产投资、由单一储蓄向多元资产配置的趋势,加速迈入财富管理新时代。”建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更重要的是,伴随居民金融资产长期配置模式的逐步形成,有利于夯实、壮大机构投资者力量,通过构建起一个成熟、理性的资本市场,实现对实体经济的高质量赋能。

“之前很多人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波动比较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机构投资者,而市场曾一度简单地把机构投资者理解为基金投资,但如果投入到基金中的钱不是有耐心的钱,其追涨杀跌实际比散户的行为影响更大。”鲁政委认为,机构投资者能够推动资本市场发展更平稳,但这主要是指有耐心的钱、有长钱的机构所投入的基金。在这样的机构投资者中,最重要的便是保险资金和养老金。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向《财经》记者表示,美国私人养老金(包括第二支柱的雇主养老金和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作为美国公募基金的主要资金供应者,间接为美国股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长期资金,支撑美国股市走出长达十年以上的慢牛长牛行情。

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美国共同基金市场总规模近27万亿美元。其中,养老金资产包括DC(缴费确定型)计划和IRAs(个人退休金)计划,在整个共同基金市场里占比近47%。

董登新进一步指出,目前中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在10亿左右,理论上说,有7亿左右的人员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假如其中一半以上的人开户后进行缴费(每人12000元/年),就会带来超3万亿元的资金,再通过金融产品间接入市。相当于为中国资本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长期资金,进而支撑股市走出慢牛长牛行情。”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撰文指出,个人养老金加速入市之后,有助于实现养老金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有效匹配。预计将带来接近10万亿元体量的增量资金,缓解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失衡、短期波动较大的问题。

作为长期配置型资金,伴随个人养老金源源不断、稳步有序地入市,实体经济、资本市场、居民养老三者的良性互动格局亦将形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董登新认为,个人养老金通过投资股市、债市等方式进入资本市场,而后者的融资方正是实体企业,这就意味着将个人养老金这一长期资金,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对实体企业的融资支持,注入其发展建设中,最终推动实体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税优进阶与拓面

本文地址:http://www.lujijin.cn/4052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