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面这位女士的烦恼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社会保险(简称社保)公司交自己也交但是你有算过这笔账吗?倘若月薪3000元社保缴满15年你能领多少养老金?在计算之前我们先了解下养老金什么是养老金?想弄清什么是养老金,得从养老保险说起。养老保险是“五险一...
上面这位女士的烦恼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
社会保险(简称社保)
公司交
自己也交
但是
你有算过这笔账吗?
倘若月薪3000元
社保缴满15年
你能领多少养老金?
在计算之前
我们先了解下
养老金
什么是养老金?
想弄清什么是养老金,得从养老保险说起。
养老保险是“五险一金”之一。“五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
2019年3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意见》。
《意见》明确,生育保险基金并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统一征缴,统筹层次一致。
而所谓的养老保险,就是相当于在你的养老金账户存钱,退休之后每月有一笔钱发放给你,用来保障老年生活,发的这笔钱就是养老金,也叫退休金!
养老金可以无限期领取?
养老金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可以一直领下去。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你一直活着!
即使你个人账户的余额已经用完,依然可以继续领。
而且,养老金的标准会逐年上调,你活得越久,每个月领取的钱就会越来越多。难怪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呢!
交了这么多,
能拿回多少?
敲黑板,记重点,
拿出纸和笔,
赶紧算算算!
养老金计算公式:每月到手的养老金=月基础养老金+月个人账户养老金。
1、月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所有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的余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知道你们看得一脸懵
……
所以
还是来看例子吧
小明,男,2019年满60岁退休,退休前他刚好交了15年的社保,共缴费119340元,其中个人账户的余额是47736元。(此处省略计算过程一万字……)
假如2019年小明所处地区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525元,他在当地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选择了60%作为缴费基数,所以他第一次领到的养老金是:
1、月基础养老金:
(5525+5525×0.6)÷2×15%=663元
2、个人账户养老金:
47736÷139=343.42元
合计:663元+343.42元=1006.42元。所以,小明第一个月的养老金是1006.42元。
假设60岁的小明还能领养老金17年,领取的时长是:17×12个月=204个月。
那么,小明退休后17年内,总共能领取的养老金总额是:1006.42×204=205309.68元。
【注:举例仅供参考,每个人的养老金根据当地工资水平、缴费年限、缴费档次的不同而不一样。】
领养老金需要什么条件?
两个条件:1、社保缴满15年;2、达到退休年龄。
中断了有没有关系?
15年是指累计缴纳的年限,中间可以中断,不需要连续。只要交满12*15=180个月就可以啦!
交满15年还要继续交吗?
很多数学学得比较好的同学,可能会自己先算一笔账:我已经交够15年,退休就可以领钱了,那还有继续交的必要吗?继续交会不会很亏?而且,我也无法保证自己能活到领钱的时候……
对于有这类疑问的小伙伴,首先要对自己要有信心,然后再告诉你,答案是有必要!
因为不管对哪类参保人员,多缴养老保险费都是划算的。
原因有下:
缴费时间越长,缴费基数越高,你退休后能拿到的钱就越多。
养老金的多少,与当地的平均工资有关。如果你的工资低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那你更要交了!因为你工作中只需缴纳很少的养老保险,退休后反而能拿到较高的养老金。
如果停止参保,那么其他的社保待遇就不能享受,比如医保停了,去医院看病就不能报销。
未缴满15年怎么办?
假如社保交了几年,但是没满15年,这种情况如果想领养老金,该怎么办呢?
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继续缴费,直到满15年!
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参加养老保险的个人,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未满15年,可以继续缴费至满15年。
此处有期限:如果延长缴费5年至10年后,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还是未满15年,那么就得一次性补齐剩下的钱了……
养老金去哪儿领?
当你老了,可以领取养老金了,必须先做这件事——养老金资格认证!
这是领取退休金的一个凭证,所有退休的人每年都必须通过认证,才会按时发放退休金。
怎么办理?带上身份证原件、户口簿原件和退休证原件,到居委会登记办理即可!
外来务工人员缴满15年社保,可以在当地领,也可以转回老家领。如果不在当地领取,就需要办理养老保险转移手续;如果不在当地领取,就需要办理养老保险转移手续,详情可以咨询政府服务热线:12345。
假如按照上面所举的例子,
交15年社保,
活到77岁就能拿到20万的养老金,
所以为了获得这笔“巨款”,
我们都要长命百岁。
综合:广州普法、山东高法、社保论坛等
来源: 法治日报